随着“六稳”“六保”措施任务的深入推进,我国工业通信业整体平稳向好,主要运行指标好于预期,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“我可以自豪地说,我们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,工业经济实现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,信息通信业平稳发展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。
工业经济实现稳定恢复良好态势
今年以来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,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,坚持不懈抓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各项政策举措和任务的落实,着力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,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积极支持企业纾困发展。
据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1.2%,其中第三季度已经达到了5.8%,每个季度都在回升,回升的势头能否延续?对此,黄利斌表示:“今年以来,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出‘生产增速逐季加快、产销衔接不断改善、市场主体信心明显增强’的持续稳定恢复性态势。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,我们完全有基础、有条件、有信心保持目前这种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。”。
一是工业经济回升的速度快、势头稳。年初以来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不利环境,党中央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各地区、各部门多措并举,组织企业复工复产、复商复市,工业率先扭转生产大幅下滑的局面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一季度同比大幅下降8.4%的状况下,二、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4.4%和5.8%,9月份达到了6.9%。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,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了76.7%,比二季度回升了2.3个百分点。
二是超大市场规模潜力大、韧性足。我国工业产业链配套齐全,220余种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全球首位,内需作用明显。在市场稳步恢复的带动下,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前三季度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的行业达到了20个,较前8个月又增加了4个;9月当月的增加值同比增长的行业达到了35个,较8月份又增加了6个。在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带动下,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、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恢复到4.7%和1.9%,其中9月份增速分别达到了11.6%和6.8%。受消费需求稳步恢复的带动,9月份,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.2%,扭转了月度增速持续下滑的状态。
三是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好、后劲强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,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发展壮大。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5.9%,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了4.7个百分点,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8.3%和11.8%。前三季度在制造业整体投资同比下降6.5%的状况下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9.3%,其中医药制造业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了21.2%和9.3%。
四是助企纾困政策力度大、效果显。聚焦援企稳企助企,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让利,前8个月新增减税降费超过了1.8万亿元;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,对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应返尽返,小微企业融资、量增、价降、面扩,降低工商业电价,持续开展清偿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。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作用下,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,市场主体信心恢复增强。6、7、8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大幅增长了11.5%、19.6%和19.1%,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了5.79%,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了51.5%,比上个月又上升了0.5个百分点,并连续7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之上。
黄利斌指出,我国工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、完整的产业配套优势、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,为工业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;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,逆周期调控工具丰富、政策协同、措施精准,大规模减税降费等纾困助企政策效应持续释放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得到恢复和增强;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,传统制造业加快向智能、绿色、高端、服务方向发展。
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壮大,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;抗疫经验和能力不断积累,工信部在分区分级差异化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等方面积累了有效经验,在医疗救治、应急处置、物资保障等方面形成的抗疫能力,为后期疫情防控和巩固工业回升向好态势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六大重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我国制造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黄利斌表示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,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、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是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。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,今年工信部重点开展了六方面工作,并取得积极的成效:
一是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。今年以来,在稀土材料、高性能医疗器械、集成电路、先进印染等领域新建了四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,以市场化方式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联合攻关。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,5G手机芯片投入使用,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,以高技术、智能化、柔性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培育壮大。
二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。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,加快基础技术和产品攻关突破和应用,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,高密度封装覆铜板等一批基础领域瓶颈短板得到初步缓解,低残余应力航空铝材等部分关键基础产品和材料打破国外垄断。
三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疫情期间,组建跨部门制造业产业链,协同复工复产专班,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对接平台,跟踪22条重点产业链,调度保障131家核心企业,带动了上下游约60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。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,着力补短板、锻长板,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、堵点,防止产业链断链,5G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。
四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,编制2020年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,与国开行联合实施制造业专项贷款,推动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,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。
五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。大力发展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,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。服务机器人,充换电桩等新兴产品保持高速增长,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,为形成新发展格局凝聚了数字力量。
六是着力培育优质企业群体,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制,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、在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截至目前,已遴选发布4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248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。
评论区已关闭。